邓家祥:每月只吃一两次肉 3月凑齐数万医疗欠款

邓家祥:每月只吃一两次肉 3月凑齐数万医疗欠款

  “你看,肺已经恢复很多了……”,58岁的邓家祥在听医生说复查病情时很激动,这代表他可以出门打工挣钱还账了。更令市二医院的医护人员没想到是,这名农村大叔在出院后短短3月,就将欠下的数万元医疗费还上了。


  “顶梁柱”重伤入院 欠下数万医疗费


  按照医院回访制度,邓家祥回院免费复查。一大早,他就和老伴儿黄朝芳来到市二医院。手里的几包自家种的橘子,作为感谢医生的礼物。复查结果显示,邓家祥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。


  关于受伤,这要追溯到今年1月。由于干活时不慎,邓家祥掉入沟里被摔成了重伤。在当地医院接受了脾切除手术后,他被转送到市二医院继续治疗。“一来就被下了病危通知,情况非常危险。”市二医院胸心外科主任文自力回忆道。


  之前的治疗就花去了数万元,转院时,黄朝芳只交了1700元当押金。这笔押金远不够治疗用,但医生们没有考虑更多,只是尽力救人。几天后,伤势逐渐平稳的邓家祥从ICU转入普通病房。“一直处于欠费状态,但知道他们确实是没钱给了。”文自力说,邓家祥是家里的“顶梁柱”,因为受伤入院,一家子的经济来源都断了,“吃饭都成问题,早饭、午饭好多时候都是靠病人接济,咋还忍心去催账嘛。”


  对于大家的和善,邓家祥很感恩,伤势好转后会尽力帮忙照顾同病房病友。“经常看他帮别人端水倒尿之类的,人很好。”文自力说,科室也不想为难这个老实的中年人,让他签下3万多元的医疗欠费单后,就帮他办理了出院手续。


  出院3个月凑齐钱 第一时间还医院


  虽然出院时,老邓夫妻一再承诺将“一分不欠”,但医生们却从没真的把这话往心里去。“几乎每个月都有一两个治好就跑了的,一年下来光是我们科就有二三十万欠款。”文自力从医30多年时间,从没遇到过欠费病人主动还钱的个例,“当时这个病人我们已按贫困患者申报,实际上事情已经告一段落了。”


  令人意外的是,两个多月后,邓家祥的主治医生李源接到了“还款”电话。“病人说要过来还钱!”被“惊呆”了的李源,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通报给了同事。4月份,看到怀揣现金来还款的邓家祥夫妇时,文自力和李源都感觉心里暖暖的。


  这3万多元对邓家祥一家来说,算是一笔巨款。“就靠种地卖些蒜苗、柚子,收入很少。”黄朝芳说,因为收入太低,一个月下来只会吃一两次肉。不过,他们从来没想过欠钱不还。“医生救了我的命,我还欠钱不还,咋说得过去嘛?!”说到欠钱,邓家祥尴尬又羞涩,低头绞着手指。


  “钱没还回来,心里慌得很。”回到家,跑完了报销手续,两人又四处找亲戚朋友借钱。大姐一万多,二姐快一万,小妹七八千……加上之前蒲江当地医院的欠费,两人总共了向十几家人借了约4万元。“该借就借,欠了钱就必须还,哪怕累到我死那天。”邓家祥说,身体好转后他又能出外打工了,然后一点点把亲友的欠款还上。


  记者手记


  一年几十万的欠费逃单,医生们既郁闷又无奈。但当再次面对“头痛”的欠费病人时,却终究迈不过一个“仁”字,总是想尽办法去挽救生命于水火。几万元的欠款,对于老邓夫妻来说,或许辛勤几年也未必能存下,但“逃跑”却从未出现在脑海。一纸欠条如紧箍咒,让朴实的夫妻俩寝食难安,只因一辈子记下的“信”字。


  当冷漠、失信屡见不鲜时,人们开始满世界寻找仁爱、诚信的影子。殊不知,它就在身边,在你、我、他的心中。


+关注
分享到:
信用搜索
联系我们 电话 010-63953219 微信号 lhcx010 QQ号 76952987 邮箱 lhcx@ccuis.org

苏ICP备2022007485号-1 |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30028号 | Copyright @2012-2018 www.lhcx.org.cn/ All Reserved

指导单位:江苏国誉信用管理事务所(有限合伙)    技术支持单位:北京递信科技有限公司